【公督盟倡議】從「看門狗」到「 參與治理」: Web 2.0科技與他國公民監督國會發展
發布時間 2019.11.26, AT 09:39 AM
文/簡赫琳 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 助理教授
在Web 2.0網路科技還未普及前,被稱為第四權的新聞媒體是學理上統稱的「看門狗」 (Watchdog),它壟斷了監督政府的工作,也正是馬克思所定義的:「報刊按其使命來說,是公眾的捍衛者,是針對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眼睛,是熱情維護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無處不在的喉舌。」
但在2004年Tim O'Reilly 與工作夥伴提出了 "Web 2.0",這著重參與者互動性強的網路分享 (P2P)概念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著科技在每日生活中的應用, 開始產生了微妙的改變。不但自此,時代雜誌 (TIME)的年度風雲人物不再只侷限在知名的人物,2006年 TIME Person of the Year 是素人的 “You”,可以是你,是我,或是他家的哥哥。 而在民主發展中,Web 2.0科技的介入,也使人、媒體及政府的互動慢慢有了新的樣貌。
首先,民主國家中,政府的看門狗不再只是新聞媒體。人民透過網路科技可以 更快速的串連,在網路上找到那些互不相識,但同樣深受政府不當政策所影響的利益相關者 (Stakeholder)。經過串連、分享及找到想要監督政府的共同點後,他們開始取代媒體「看門狗」的角色,自己當起了政府的看門狗,自己透過一個滑鼠的距離捍衛自己,與許多個像自己人的權利與自由。
再則,伴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近年來學者更觀察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公民監督國會或公僕組織在許多民主國家成立,尤其是在那些還在摸索的新興民主國家 (Nascent Democracy),例如2006成立的黎巴嫩國會監督聯盟 (Lebanese Parliament Monitor, LP Monitor);及於2010年四月剛成立的葉門國會監督聯盟 (Yemen Parliament Monitor)。這兩個或其他各國類似由人民組成的非政府組織有以下共通點:第一,他們皆很有技巧的運用網路可迅速及大量傳播資訊的功能,讓國會監督聯盟變成比個人更有系統性,科學性,合法性及持續性的政治「看門狗」,協助該國民主體制更驅成熟發展,如增加政府資訊透明度、教育民眾國會議員政策走向、號召全民監督國會代表立法表現優劣,及提供具爭議政策更多資料及知識等;第二,他們雖然名叫國會監督聯盟,看似只監督國會這單一立法機構,一旦成立並運作,他們皆多經驗「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他們通常從監督國會「溢出」到關注政府的政策決定,或甚至司法部門決定。監督政府三權分立不再只有第四權,現在我們看到了第五權 – 由民間組織組成的非營利組織 –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第三,他們扮演的角色也不只停留在政府的看門狗,透過參與者互動式Web2.0技術,他們還可進一步轉型成「參與治理」(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的推手,讓更廣大的利益相關者 (Stakeholders)可以提早在政策還在制定的初期,共同和政府調查實情 (Joint Fact Finding Principle),並儘早參與決策過程。
黎巴嫩國會監督聯盟網站 http://www.lpmonitor.org/en/default.php
葉門國會監督聯盟 www.ypwatch.org
資料來源:簡赫琳 從「看門狗」到「 參與治理」: Web 2.0科技與他國公民監督國會發展<監督國會雙週報> 105期 “他山之石” 2010/05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今年10月2-3日將舉辦
2015「國會改革與監督 」國際會議!
詳細資訊可以參考下列網址:
活動報名網站:http://www.accupass.com/go/ccw
國際會議相關內容:http://www.ccw.org.tw/p/22172
志工招募訊息:http://www.ccw.org.tw/p/22136
9/10(四)晚上七點幕哲咖啡紹北店
將舉辦「美、澳國會貼身觀察」
報名網址https://goo.gl/aPuZg4
「活動費用全免,歡迎各界朋友參與!」
更多活動訊息可上公督盟網站 :http://www.ccw.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