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台教會:民進黨走完執政最後一哩路,轉型正義才踏出第一步
發布時間 2019.11.22, AT 09:21 AM
台灣教授協會17日上午舉辦「轉型正義不可少」座談會,邀請政大台史所教授薛元化、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林雍昇、「知韓苑」創辦人朱立熙及文史工作者凌宗魁,針對台灣2次政黨輪替後,卻仍欠缺實質的轉型正義,社會普遍排斥談論的現象進行研討。
了解真相,追究責任,社會和解
林雍昇表示,社會認為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過去就過去了」、柯文哲也說「寬容如海,成就台灣。」卻對於被害女童「小燈泡」母親對加害者寬容都不允許、群情激憤,是因為社會可以控制單一加害者,卻不敢正面對抗國家機器更殘酷的暴力行為。他強調,轉型正義並非追求個人報復,依據《聯合國》提出的報告,是為了了解真相,追究責任,進而促成社會和解。
林雍昇強調,實踐轉型正義是國際潮流,聯合國在2004年綜合國際經驗提出轉型正義報告,是自二戰後紐倫堡大審以來,花費60年才敢第1次提出轉型正義的內涵與具體行動,之後每年年會都是重大議題,台灣解嚴未滿30年,轉型正義卻被認為是老生常談。他指出,今年民進黨首度國會過半,走完執政最後一哩路,轉型正義才正踏出第1步。
3種型態處理轉型正義
對於各國處理轉型正義的模式,林雍昇認為大致可分為3種型態,一是德國追究加害者的刑事追訴,二是南非採取的真相和解,最後是俄羅斯採取的一筆勾銷。林雍昇指出,根據德國研究,一筆勾銷的國家最終又會淪為威權統治,而德國針對東德45年來的行為,採取的全面性刑事追訴、究責,事實證明這種作法對於民主的鞏固最有幫助,因為會使加害者認知自身的行為絕對會被清算、追究。
主持座談的台教會執委陳俐甫表示,台灣目前根本未追究任何人,馬英九竟將總統府廳室命名為「經國廳」,他無法想像德國政府會設立「希特勒廳」,也無法想像白色恐怖受難者後代駕駛「經國號」戰機。對於外界認為中正紀念堂、馬場町都不需要處理,陳俐甫強調,不能假借多元文化之名,超越正義的問題,就像他無法想像波蘭在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上蓋迪士尼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