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推修法 政黨協商黑箱成問題 文字稿

文章類型
發布時間 2019.11.22, AT 06:09 AM

張文齡(公督盟企劃部志工)

  民間團體關注眾多社會議題,許多社會議題都需要透過立法或修法的制度變革改善或解決。因此,立法院往往是民間團體關注的焦點。6月1日,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與新頭殼合作的「公民看國會」節目,邀請到地球公民基金會北部辦公室主任李怡蒨,以及公督盟政策部專員鄧凱元,分享民間團體如何讓社會議題進入立法院。

 

  李怡蒨表示,組織從去年開始關注國會修法工作,主要有感法案為議題的源頭,只有實質進入法條刪修,才能全面解決環境議題。李怡倩認為,透過國會週報追蹤立法審議的過程,可以掌握採取行動的時機點,例如發放說帖、委員連署,都能有效增加議題的能見度;而開記者會時藉由立委來陳述民間團體的訴求,也較能吸引媒體媒體的關注達到輿論效果。以上這些都是民間團體常用的方式。

 

  「立法審議的過程其實就是公民參與政治的過程,有不同的聲音表達,才能讓立法品質有所提升。」公民監督聯盟專員鄧凱元說。他表示,公督盟作為民眾參與政治與集結民意的組織,在立法的過程中,除了以提供管道方式與民間團體合作,促進人民與法案的接觸,更長期追蹤立委的立場以了解對特定議題的關注程度,以提供民間團體適當的資訊,進行意見的遊說。

 

  公督盟於立法院開議時,曾要求各黨立委簽署國會改革承諾書,當中特別提到推動黨團協商的透明化,鄧凱元強調,黨團協商雖然可以增加議案的效率,但在沒有公開化的運作之下,結果可能犧牲掉民間團體長期在議案的努力。因此,公督盟力主推動政黨協商透明化,讓民間團體更能掌握修法的進度與內容。李怡蒨亦認為,現階段政黨協商的黑箱作業的確造成許多問題。

 

  談到本會期推動的法案,李怡蒨表示地球公民基金會,提出應在環境資源部下設立化學物質源頭管制專責單位-化學安全管理署的訴求,目前議案還在推動中,希望藉由化學品源頭管理來減少有毒物質的製造與使用,使民眾遠離有毒物質的危害。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