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張宏林:紓困別忘了納入非營利組織
發布時間 2020.04.13, AT 01:00 AM
政府務必趕快盤點國內非營利組織在這波疫情所遭遇的困境與需要的協助,納入未來各項紓困計畫中。示意圖,非本文所指對象。資料照片/安道基金會提供
張宏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新冠肺炎疫情還持續在延燒,全球已經快速地累積近170萬案例,實在驚人。這種大流行病毒,照例先燒人體,再燒經濟,接著延燒到國內政治,最後擴大到國際政治,所以依序自然是先解決人體疾病,接著是復甦經濟。
日前行政院各部會提出的各樣紓困措施與經費自然可以理解,也該支持。只是讓我憂心的是,目前只看到第一部門(政府)與第二部門(企業)相互拉拔叫賣如何分配資源,而默默堅持在台灣各角落服務的社會團體(第三部門),卻好像被遺忘在這波紓困裡。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1989年解嚴之前,台灣僅有5000個左右社會團體,2001年來到 1萬8695個,2006年有2萬8027個,2010再增加3萬5392個,2016年來到5萬30個,2019年台灣社會團體總數已達5萬7306個,如果加上職業團體1萬1212個,總計已經達到6萬8518個正式立案的民間團體。
這些非營利組織面向含括社福、醫療、環保、人權、動保、藝術、文化、教育、體育、工商職業等團體,共約有數十萬人投入專職工作,其中以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佔3成最多,扮演社會最底層支持與穩定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我很擔心在這波疫情中,萬一這些非營利組織團體也成為經濟崩解的受害者之一,而必須縮編與資遣,在接下可能更為艱難混亂的社會復原過程中,一但少了這些有豐富經驗的第一線社工人員幫忙,那麼衍生的社會問題與各種家庭悲劇將難以相像。
所以提醒政府務必趕快盤點國內非營利組織在這波疫情所遭遇的困境與需要的協助,納入未來各項紓困計畫中,這些專職工作者薪資普遍不高,多半具有高度理想性格,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千萬別讓幫助弱勢的團體,此刻成為更弱勢更沒人幫助的一群人。這近7萬的民間團體也是台灣社會多元化的象徵,如果是因為這波疫情而導致募款寒冬,而非組織本身經營管理等問題,大家就更該協助讓他們繼續生存下去。
雖然大家都受到極大影響,但懇請社會大眾與企業繼續捐款支持與你價值相同或有成效的公益團體,或許可以減少金額,但千萬別停止幫助。2300萬人,每人願意捐助1000元,就有230億元的善款在這波寒冬中流轉,政府未來發給民眾振興經濟的費用,也該考慮可以指定轉捐給立案的非營利組織。
當然非營利組織也該藉機自我提升,調整組織體質與重整計畫,加強專業、人力資源與財務自律、提升服務、拓展關係與公關企劃等能力,這才是生存王道。
然隨著網路時代的生活變革,連零錢與發票募集都受到巨大影響,只依賴傳統的捐款顯然還是不夠,許多非營利組織已經結合私營企業特質與商業導向,將自己的服務內容商品化,創造社會企業的經營模式,以獲取盈餘持續推展公益。第一部門、第二部門、第三部門猶如一張三腳椅,政府與企業千萬別只顧著自己紓困獨好,斷了第三腳,這張椅子(國家)也必定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