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高督盟及議員評鑑簡介
發布時間 2019.11.27, AT 11:31 AM
任懷鳴(高督盟執行長)
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簡稱「高督盟」)雖然在2010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但早在2009年初,便以同樣名稱開始運作。
2008年末,幾個高雄市社團幹部在聚會時閒談,對於不久前「高雄市成功推動國內第一宗依法成案之地方公投(小班公投),卻因投票率不足慘遭滑鐵盧」十分感嘆,於是提議成立一個「跨社團、跨議題的常態性合作平台」,以利民間社團的橫向聯繫,並為台灣的「公民社會」注入新的力量。於是,經過幾次籌備會議之後,便在2009年3月16日敲定組成「社團聯盟」性質的組織,取名為「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並決定初期工作為「高雄市議員評鑑」。當時,有7個團體成員及3位個人成員參加,也曾訂定《聯盟運作規範》,以規範參與者的權利義務。
但2009年末,卻因為一場部分議員的打壓行動,促使大家決定走向正式立案。如今,高督盟的團體會員及個人會員合計超過50個;針對高雄市議會共進行過4次議員評鑑,包括2011年縣市合併後的第一屆高雄市議會的前2個會期;目前則正在進行第3會期(即2012年上半年的會期)的議員初評作業。
高督盟的議員評鑑方法有過三個階段的變革。初期,除了針對議會公報登載的議員問政資料,也安排志工至議場作觀察記錄;後來,因人力調度難度高取消了「議場觀察」,而引進國會公督盟發展的「IVOD線上評鑑」,此為第二階段;而目前,則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方向為「評鑑作業全面線上化」。凡此種種,都是為了化解參與障礙,以擴大公民參與。(相關說明請參閱本會網站http://www.kcscw.org/)
有感於代議政治的缺陷,「監督議會」已是全世界民主化運動的一個新興發展趨勢[1]。在台灣,國會公督盟是此一運動的先行者,令人敬佩!而高督盟則嘗試進行地方議會的監督,但願我們的在地經驗,對台灣民主深化的工作也有所貢獻。大家加油!
[1]參閱《全球國會監督組織大調查》(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摘要翻譯,原文:A Global Survey of Parliamentary Monitoring Organizations,美國民主基金會(NDI)和世界銀行研究所(WBI)出版。)